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

國中地科第6章講義

6-1地球的活動與構造
l         內營力】:
地殼運動、岩漿活動、火山噴發、變質作用,能量來自於地球內部。
l         沉積岩原始狀態:
1.
原始水平定律】:
沉積岩在形成的過程中,通常是呈水狀或近乎水平狀態的;
2.
疊置原理】:
越早沉積的岩層會在下方;老的岩層居下。
l         地質構造1--褶皺
1.
在【地下深處】,高溫高壓使岩石可塑性增加。
當岩層受到地球內部的擠壓力,呈【
傾斜】或【波浪狀】的彎曲現象。
2.
原油、天然氣常貯存於【
背斜】構造。
3.
背斜】岩層向上隆起部份。地殼抬升、侵蝕露出地表後,中間岩層最【】,向兩側對稱漸新。
4.
向斜】岩層凹下的部分。地殼抬升、侵蝕露出地表後,中間岩層最【】,向兩側對稱漸老。
5.
劇烈褶皺造成【
岩層反轉】,會使老岩層覆在新岩層上方。
l         地質構造2--節理
1.
若岩層受力超過彈性限度而斷裂,但裂面兩側的岩石【
未發生相對錯動】。
2.
節理大多長短不一或互相平行,或縱橫交錯,或呈不規則狀。
3.
如有移位現象者則可稱為斷層。
l         地質構造3--斷層
1.
若岩層受力超過彈性限度而斷裂,且裂面兩側的岩石【
發生相對錯動】。
2.
岩層受力而突然斷裂時,釋出的能量主要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。經岩層傳至地表造成的震動,即為【
地震】,該波則稱為【地震波】。
3.
斷層面通常是傾斜的,若將它看成一個斜面,斜面上方的岩層稱為【
上磐】,下方的岩層則稱為【下磐】。
3.
判斷方法:構造之不連續或突然中斷
l         斷層種類:

l         地震發生的原因─【斷層】【彈性反彈理論】
l         震源】:地震錯動的起始點。位於【地下
震央】:震源在地表的投影點。位於【地表
l         地震強度】:
地震發生過後,將各地的地震強度標示在地圖,即為【
等震圖】。
等震圖中,顏色相同的區域表示地震震度相同,愈靠近【
震央】的地方,通常震度也較【】。

l         地震規模與地震強度(震度)比較
規模:【
不因地而異、  有小數點、可超過7.0
震度:【
  因地而異、沒有小數點、最多到7
l         目前能否預測地震?【
l         火山外型的分類
一、【
錐狀火山】:【安山岩】岩漿的黏稠性較【】,大都以爆炸方式噴出火山灰與火山彈,或是噴出黏稠的岩漿形成熔岩流。火山彈與岩漿大部分堆積在火山口的周圍,所以地形易形成錐狀的火山。
如【
大屯火山、富士山】。
二、【
盾狀火山】:【玄武岩】岩漿的黏稠性比較【】,岩漿流動性較大,所以噴出的岩漿會快速流向四周,火山地形易形成盾狀的外形。
如【
澎湖、夏威夷】。
l         地球的內部構造
1.
如何探知地球內部:利用【
地震波】。
l         2.地球的構造:
地核】-由【鐵、鎳】金屬構成,是半徑約【3500】公里的球體。
地函】-由橄欖岩構成,厚約【2900】公里
地殼】-【大陸地殼】-【花岡岩】組成,平均厚度約【40】公里。
         
海洋地殼】-【玄武岩】組成,平均厚度約【7】公里。
l         岩石圈】:
厚約【
100】公里,軟流圈以上,包括【地函的一部分及地殼全部
軟流圈】:
在地函上部,地表下約【
100~250】公里的深度範圍內。

6-2板塊構造學說
l         大陸漂移】學說:
1912
年德國氣象學家韋格納所提出。
1.
他發現【
南美洲東岸】凸出的一角正好與【非洲西岸】凹入的部分契合。
主張約【
兩億多】年前,全球的陸地是合在一起的,稱為【盤古大陸】。後來大陸分裂漂移,才呈現如今的地理位置。
2.
古生物化石】證據:南美洲、非洲、澳洲、印度、和南極洲動物和植物的化石,可以指出原來各大陸相連的情況。
3.
地質構造】連續
4.
南極洲出現【
熱帶植物】的化石
5.
古代冰川】的遺跡
l         海底地形分為三大部分:【大陸邊緣、洋底盆地和 中洋脊】。
大陸邊緣包括【
大陸棚】及【大陸坡】。
(1)
大陸棚:由陸地向海洋方向緩緩傾斜,水深在【
二百公尺】以內。
(2)
大陸坡:自水深約二百公尺處向【
三、四千公尺】深處陡斜的區域。
中洋脊】是海底的火山山脈,總長約七萬多公里。
介於大陸邊緣和中洋脊之間的部分為【
洋底盆地】,其內有深海平原或深海丘陵等。
l         海底擴張】學說:
地函】內的【玄武岩】岩漿因【對流】作用,沿【中洋脊裂谷】上升到海底,中洋脊頂部造成【新的海洋地殼】,迫使在【裂谷兩側】的【老海洋地殼】遠離,由中洋脊向左右不斷推移擴張,這樣海洋就不斷擴大。
l         海底擴張證據:
1.
海底岩石的年齡小於【
2億年】。
2.
最老的岩石出現在靠近大陸地殼隱沒處的位置,並且下沉造成海溝。
3.
距離中洋脊越遠的岩石年齡越【
】。沉積物堆積越【】。
l         板塊構造】學說:
岩石圈】(蛋殼)。分為許多塊,稱為【板塊】(蛋殼碎片)。
板塊隨著【
軟流圈】(蛋白)的熱對流而運動。
地球內部有多個熱對流系統,致使板塊跟著運動,每個板塊移動的方向和速度並不相同。
熱對流,致使板塊跟著運動,並造成板塊的【
張裂】或【碰撞】。
l         板塊交界的類型
依據板塊間的相對運動方式,區分為【
張裂性、聚合性、錯動性】三大類。
l         聚合性板塊交界的類型
海板塊碰撞海板塊:
比重較大的將會沉入較輕者之下,這樣的作用稱之為【
隱沒作用】。
一般而言較老的海洋板塊擁有較重的比重。
海陸碰撞會產生【
海溝與火山島弧】。
陸板塊碰撞陸板塊:
如果兩邊陸地地殼相互推擠,地殼向上隆起,形成【
褶皺山脈】。
例如【
喜馬拉雅山脈
海板塊碰撞陸板塊:
比重較重的海板塊隱沒到比重較小的陸板塊之下,形成【
海溝與火山弧】。而大陸側則形成【褶皺山脈】。例如:【安地斯山脈】。
l         張裂性板塊交界的類型
位於海底的張裂性板塊交界會形成【
中洋脊】。
裂口湧出岩漿冷卻凝固成【
玄武岩】,形成新的海洋地殼。
例如:【
中洋脊、冰島、東非裂谷、紅海】。
l         張裂性與聚合性板塊交界的不同
張裂性:熱對流【
上升】,【玄武岩】岩漿和【淺源】地震。
聚合性:熱對流【
下降】,【安山岩】岩漿和【淺源至深源】地震。
6-3台灣的板塊與地形
l         台灣島主要是由兩個板塊的擠壓產生。分別是屬於大陸板塊的【歐亞板塊】,以及屬於海洋板塊的【菲律賓板塊】。
l         約六百萬年前【蓬萊造山運動】,菲律賓海板塊撞上歐亞大陸版塊。
l         在菲律賓板塊西邊,【歐亞板塊】沉入【菲律賓板塊】;
而菲律賓板塊的北邊,則是【
菲律賓板塊】沉入【歐亞板塊】。
l         台灣島誕生
台灣島突出海面之後,形成許多山脈。
花東縱谷】將台灣島一分為二。
縱谷東邊的【
海岸山脈】屬於【菲律賓板塊】;
西邊的【中央山脈、雪山山脈與玉山山脈】則屬於【
歐亞板塊】。
玉山山脈形成之後,由於上層向西滑動而形成了【
阿里山山脈】。
來自高山的雨水沖刷,導致了山脈西側【
沖積平原】的誕生。
至今持續的板塊運動,則產生了【
火山群】與頻繁的【地震】。
6-4岩層記錄的地球歷史
n     地球的歷史「寫」在地層中,記錄了許多過去發生的事。
例如:某地層中如果有砂岩、頁岩等岩層表示此處曾發生過沉積作用。
辨別地層中發生事件先後順序的基本原則:
1.
沉積岩原來堆積時,是【
水平或近乎水平】狀態。
2.
先堆積的沉積岩層位在【
下方】。
3.
先發生、記錄在地層中的事件,常會受到後發生的事件影響。
n     地層演變:
1.
【沉積成岩】。
2.
【受力傾斜】。
3.
抬昇至地表】:
 
海退或陸進—【
冰河期】。
4.
侵蝕】:
  
形成【
不連續面】—沉積、時間間斷。
5.
再沉積】
 
海進或陸退---
間冰期

地質年代
n     地球歷史約有【46億年】。
n     科學家依據【重要事件】及地層中出現的【化石】種類,將地球的歷史劃分為【古生代、中生代、新生代】等,稱為地質年代。
n     科學家利用岩層中所含的【放射性同位素】,可以估計岩層形成的時間,定出地質年代中各段落所對應的年分。
標準化石
n     【三葉蟲】是【古生代】的標準化石。
五億七千萬】年前。
n     【恐龍】和大部分種類的【菊石】是【中生代】的標準化石。
二億二千萬】年前。
n     【鳥類、哺乳類】等為【新生代】的標準化石。
六千五百萬】年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